秋日的大雪山麓,草木蔥蘢,藥香彌漫。清晨,永德縣大雪山鄉大爐廠的農戶李大姐騎著摩托車,趕往山間的黨參種植基地,開始一天的勞作。
“自從藥企進駐,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務工。”面對前來走訪的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李大姐高興地分享著變化,“以前靠傳統農作,收入很不穩定;現在不僅有穩定收入,還能學到專業的種植技術。”
永德縣生態環境優越,種植中藥材歷史悠久,適宜三七、黨參、滇重樓、當歸等數十種中藥材生長。目前,全縣累計存量中藥材面積達7.4萬余畝,建有標準化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2個,中藥材產業正逐步成為推動當地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主導產業之一。
產業發展,基礎先行。此前,永德縣紀委監委在開展鄉村振興專項監督時注意到,部分藥農和企業反映土地租賃、灌溉水網鋪設等環節存在糾紛問題,影響種植進度和規模??h紀委監委及時將相關問題納入監督臺賬,成立檢查組深入德黨鎮、大雪山鄉等中藥材主產鄉(鎮)進行實地核查。發現部分鄉(鎮)、村在中藥材產業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服務跟進不足、溝通調解不到位、推進力度欠缺等問題。縣紀委監委立即向相關鄉(鎮)黨委、政府以及地方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等職能部門發出工作提示,并通過約談提醒、下發督辦函等方式,壓實主體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推動搭建溝通協調平臺、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優化灌溉水網鋪設方案,有效化解糾紛,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縣紀委監委的推動下,鄉村兩級在中藥材產業發展過程中主動服務,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和困難,保障了產業發展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大爐廠中藥材種植基地負責人王云龍表示。
近年來,縣紀委監委深化“室組地”聯動監督和片區協作機制,整合縣、鄉、村三級監督力量,將中藥材產業作為監督重點。聚焦惠農政策落實、種植技術指導、農資供應保障、產品銷售、品牌建設等關鍵環節,細化監督清單,通過列席會議、現場檢查、走訪群眾等方式開展“嵌入式”監督,著力發現并推動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同時,還重點對產業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開展監督檢查,保障資金安全、規范、高效運行;重點關注工資支付、用工規范等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嚴肅查處責任不落實、作風不扎實及“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違紀違法問題,以精準監督為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清障護航。(張菊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