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漫步在龍陵縣特殊教育學校中,氣氛寧靜而祥和。走廊兩側,隨處可見以“廉”為主題的壁畫,教室內,清廉故事專欄展示著傳頌古今的廉潔典范事跡。這些清廉元素自然地融入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悄然浸潤著師生的心靈,讓廉潔的種子在潛移默化中生根發芽。
近年來,龍陵縣將清廉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抓手,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十條禁令”,涵蓋違規宴請、收受財物、有償補課、強制推銷教輔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問題。通過強化監督、深化教育、完善機制,推動教師隊伍從“師德過關”向“師德過硬”轉變,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注入強勁清廉動力。
為暢通監督渠道,去年3月公布了全縣師德師風違紀違規問題專線舉報電話,在10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校園外張貼公告,并通過“雨城清風”“龍陵教育體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公開舉報方式,構建起“社會、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五位一體的監督體系??h紀委監委駐縣教育體育局紀檢監察組發揮“探頭”作用,緊盯開學季、畢業季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明察暗訪查處違規接受宴請、收受紅包等問題。今年以來,共受理反映問題137件,批評教育5人,談話提醒4人,持續凈化教育系統風氣。
為持續加強教師廉潔意識,龍陵縣將師德教育貫穿教師成長全周期,在新教師入職時,組織師德師風專題培訓,內容包括紀法教育、廉潔提醒、觀看警示教育片、印發《師德師風告知書》等,從入門起就種下“廉潔從教”的種子。并通過宣講團、師德巡講等形式,用張桂梅、朱有勇等先進典型的事跡激勵教師,充分發揮榜樣引領作用,讓“以清為美、以廉為榮”成為教師的自覺追求。
同時,將廉潔文化與校園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一校一品”廉潔文化品牌。在碧寨鄉中小學,定期開展師德師風警示教育活動,教師們通過學習典型案例、開展自查自糾,不斷轉變工作作風,讓教師時刻牢記“廉潔從教”的使命??h教育體育局推動“清廉學校”建設向家庭延伸,開展“廉政家訪”活動,全面了解教師的家庭、生活狀況,引導家屬當好“廉內助”,筑牢“八小時之外”的廉潔防線。
為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龍陵縣將師德表現與職稱評優評先掛鉤,實行“一票否決”制,對師德失范的教師堅決予以處理,倒逼教師守住廉潔底線。
如今,龍陵縣的教師隊伍中,“廉潔從教”已成為共識。校園里,廉潔文化隨處可見,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清廉師德師風不僅提升了教師的職業素養,更推動了教育質量的提升——龍陵一中累計向清華、北大輸送16名學子,讓孩子們享受到了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以清廉為底色,以師德為引領,龍陵縣正以扎實的師德師風建設,書寫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教育力量。(馬斯婷 魯燕南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