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聯合鄉野生菌加工廠,濃郁菌菇清香撲面而來?;@筐里堆滿形態各異的野生菌,彭永蘭與工人們正井然有序地忙碌,搬運、分揀、切片,動作麻利,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雨季一到,松樹下很多牛肝菌。昨天早上撿的2公斤牛肝菌賣了80元,加上分揀車間的日薪100元,一天能掙180元。”面對回訪的聯合鄉紀委干部,彭永蘭高興地說道。
聯合鄉良好的生態環境加上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溫潤氣候,為野生菌提供了絕佳的生長環境,但因交通閉塞,讓野生菌“養在深閨”。聯合鄉因地制宜,創新實施“黨建+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引進野生菌加工廠,搭建起從采摘到加工、從流通到銷售的全鏈條體系,不僅讓山珍走出了大山,更讓“菌香”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支點。
尋甸縣紀委監委將野生菌產業發展情況納入鄉村振興監督內容,采取“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紀委+村監委”聯動監督模式,通過走訪企業、深入田間地頭等方式,將監督觸角延伸至產業發展一線,聚焦野生菌產業鏈發展跟進監督,及時發現產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壓緊壓實相關部門責任,護航野生菌產業高質量發展。針對銷售渠道單一問題,推動縣科工信局等部門線上搭建電商渠道,讓野生菌遠銷國內外。
“企業落地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有沒有遇到吃拿卡要情況?”
尋甸縣紀委監委聚焦營商環境優化、政務服務提升、產業規劃、項目審批、資金使用等,從菌產業項目是否廉潔有序推進、野生菌保育促繁惠農惠民資金補貼是否落實到位等方面入手,監督護航野生菌產業健康發展。
“沒有農活時都可以到廠里務工,離家近,方便照看家里的事情,每個月能有4000元的收入。”工人董某某說道。
尋甸縣紀委監委在走訪中了解到,部分附近村民因要照顧家庭,在農閑時也不愿意到外地務工??h紀委監委聯合縣人社局推進“家門口的務工車間”,積極與野生菌加工廠溝通協調,實行“間歇式”務工模式,群眾可農忙下田干活,農閑車間務工,自由選擇務工時段,顧家增收“兩不誤”。
目前,野生菌加工廠已建“三庫六車間”,100多個季節性崗位讓村民就近就業,帶動百戶村民就業增收,人均年增收1.2萬元。村民還可以將撿拾的野生菌直接賣給加工廠,實現“家門口就業、指尖上增收”。
在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野生菌加工廠每年支付聯合鄉馬店村委會28.8萬元租金。是否按期支付,村委會如何管理使用村集體資金也成為紀檢監察機關監督的一項內容。尋甸縣紀委監委通過下沉走訪發現項目推進、資金使用等方面問題9個,通過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機制,推進問題整改完畢。2024年,聯合鄉野生菌加工廠累計收購、加工及銷售野生菌500余噸,日處理鮮菌5噸,年烘干野生菌100余噸,實現年產值2535萬元。(何麗萍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