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樓道燈修好了,排污管道也疏通了,掃碼提的意見還被采納,巡察整改真改到心坎上!” 近日,蒙自市文瀾街道社區居民李阿姨拿著“整改評估二維碼”稱贊道。這是蒙自市以“線上評+線下驗”推動巡察整改落地的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蒙自市委巡察整改評估組采取“碼上巡” 線上評估與實地核驗雙軌模式,以“線上評”聽民意、“線下驗”督實效,推動巡察整改直達“神經末梢”,確保成效扎實。為破解監督盲區,該市修訂《市委巡察整改評估辦法(試行)》,明確評估主體、對象、內容、指標及程序等,為整改建立規范。市委巡察辦依托數字化技術開發“碼上評”模塊,將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措施等“濃縮”成專屬二維碼,推送至黨員群眾參與測評,實現“掃碼查整改、指尖提意見”,群眾填測評、傳建議,推動巡察整改從“內部監督”轉向“群眾參與”、從“書面匯報”變為“具象感知”。首次對2家單位評估時便收集到意見建議15條,有效拓寬了監督渠道。
該市堅持“線上數據”與“線下實效”同頻,巡察整改評估組以“碼上評”數據為導向,聚焦民生問題、責任落實等重點,組建核驗組實地督查。通過“聽匯報、查資料、個別訪談、走訪調研、現場抽查”五步工作法,到一線檢驗成效,嚴防“紙面整改”。對群眾滿意度低、問題集中領域,核驗組當場反饋、定整改時限,推動靶向補漏。?
為促進整改長效化,市委巡察辦將“碼上評”數據作為巡察“回頭看”依據,制定發放針對性評估問卷674份,讓評估走進群眾,以群眾聲音為重要評價依據。同時健全巡察整改數字化臺賬,將到期問題按“已整改、整改中、未整改”分類,將整改完成率、平均滿意度、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等零散數據,轉化為清晰明了的可視化圖表。通過“數據實時更新、成效動態監測”,精準掌握整改推進節奏,及時發現共性問題、堵塞制度漏洞,以數據賦能推動巡察整改質效持續提升。四屆市委以來,該市整改評估工作逐步從“線下驗”向“線上評+線下驗”模式轉變,巡察發現問題2190個,已整改2173個,完成率99.2%。(羅裕茗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