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洪水再也不會灌進玉米地了,我們也不必擔心玉米的收成了,感謝巡察組的同志。”硯山縣稼依鎮大西門村張大爺聽說巡察組的同志在大稼依社區開展巡察,特地跑來感謝巡察組,告知溢洪道修繕完工的消息。這份喜悅與感激,還要從縣委巡察組的一次細致入微的工作說起。?
今年7月,硯山縣委第二巡察組入駐稼依鎮開展巡察“回頭看”,要求稼依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帶領干部職工自上而下查找問題,提交巡察組。
“群眾反映大稼依社區猴子壩的溢洪道中段有一個缺口,雨水密集期,水從缺口排出,對溢洪道下方的玉米地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檢視材料中,一項隱患排查內容吸引了巡察專員小黎的注意。
“組長,這種情況我們是否要進一步跟進?”小黎向組長匯報說。
巡察組李組長認真思考后說:“現在正值雨季,如果雨水從溢洪道缺口處往外流,就有可能淹到群眾的玉米地。小黎,你聯系鎮上負責水務工作的同志,我們到現場去看看。”
一行人來到現場,只見壩水已經滿了,溢水正順著缺口急速往下流。水務工作人員介紹:“往年降雨量少沒什么問題,但今年的降雨量增大,猴子壩的水才流經溢洪道的。”由于溢洪道下段的垃圾、土塊、雜草未及時清理,導致水流受阻,中段道梗一側就被沖出了50厘米左右的小缺口,水正嘩嘩地從缺口處流向地勢低矮的玉米地里。
“你們怎么對這段損壞的溢洪道進行修補?”站在溢洪道邊沿,巡察組李組長發問。
“我們已經向平遠大型灌區管理局匯報了,他們說停雨3天才能修補,否則不牢固。這段時間天天下雨,他們還沒來修。”水務工作人員回答道。
“群眾的莊稼等不了,眼看這些玉米就要‘背苞’了,再這樣下去,被水泡著的玉米會受到影響,應該及時修補。”李組長說道。
經過巡察組問題研判會討論后,當天下午,巡察組召集稼依鎮分管領導、平遠大型灌區管理局負責人,針對溢洪道缺口問題整改方案進行討論。同時,巡察組向稼依鎮發出立行立改通知書,督促其一周內協調相關部門對損壞的溢洪道進行及時修補。?
在巡察組的有力督促下,稼依鎮立即組織施工隊對損壞的溢洪道展開修補工作,修補處用鋼筋混凝土加固。旁邊村寨的群眾在鎮黨委的積極帶動下,也投身到清理溝渠雜物的行動中。一時間,一場熱火朝天的清溝行動轟然掀起,有的挖泥、有的拔草、有的掏土、有的填坑,大家齊心協力、揮汗如雨。僅用幾天時間,這條1.6公里的溢洪道就被成功清通,溝渠漫水、漏水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硯山縣委第二巡察組 林啟玲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