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馬關縣人民法院一受賄案庭審現場,旁聽席上150余名縣級部門主要負責人和新錄用公務員屏息凝神,深受震撼。
“退休不是‘保險箱’,更非貪腐‘避風港’!黨紀國法利劍始終高懸!”檢察官的法庭教育鏗鏘有力。一位新入職公務員感慨:“退休多年仍被追責,廉潔自律是終生必修課。”
這場庭審,是文山州精心打造“零距離旁聽庭審”警示教育品牌的生動實踐。該州以多維聯動為引擎,將法庭變為震撼講臺,讓“身邊案”成為警醒全員的“活教材”。
為了實現警示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文山州紀委監委強化與州法院、州檢察院的聯動機制。州法院在職務犯罪案件開庭前提前告知州紀委監委;州紀委監委制定工作方案,優先組織案件發生單位的同系統、同崗位人員參加旁聽,同時根據案件涉及的行業、領域、崗位特點,確定相關崗位的黨員干部旁聽,提升警示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此外,州檢察院結合庭審對象及旁聽人員的崗位特點,深入挖掘案件中的廉政教育元素,在公訴環節清晰闡明違紀違法事實及其帶來的沉重代價,切實增強法庭教育的震懾力。
文山州的“零距離”教育,核心在于精準滴灌、分層施教。重點突出對“一把手”、新錄用人員、新提拔干部以及關鍵崗位人員的警示效果。針對特定行業領域,則力求讓警示更具穿透力,在文山市教育體育局原局長楊某某案的庭審中,212名教育系統骨干現場旁聽,行業警鐘長鳴;麻栗坡縣則采取“按需配課”方式,圍繞招投標、國企管理、醫療采購等5個重點領域,精準組織了4場旁聽庭審,覆蓋相關領域人員達500余人次。
文山州還不斷拓展單一庭審的功能,構建了多元化的警示教育體系。法庭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主課堂”,通過法庭調查還原腐敗軌跡,被告人的當庭懺悔撕碎了旁聽者的僥幸心理,州科技局原干部楊某某案庭審時,60名干部目睹其信念崩塌的過程,“廉貪一念間”的沖擊直抵靈魂。
為了深化警示教育效果,做實“后半篇文章”,州紀委監委著力壓實案發單位及相關系統的以案促改主體責任。針對不同行業暴露出的問題特點,通過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書、以案促改通知書,召開專題警示教育大會等多種方式,督促相關單位深刻反思、查找根源,完善制度機制,堵塞管理漏洞,切實達到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的目的。
今年以來,文山州已組織旁聽庭審32場次,覆蓋黨員干部3100余人次,“零距離”旁聽模式讓參加庭審教育人員在思想上形成了強烈觸動,有效實現了震懾與教化的雙重目標,有力提升了廉潔從政的行動自覺。(朱玲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