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嚴肅穆的法庭內,聽著公訴人清晰有力地宣讀起訴書,看著一份份經過我們親手調查取證、精心固定的證據材料在法庭質證環節被逐一展示、確認,我的內心深受觸動。這不僅是對我們前期工作的檢驗,更是一堂鮮活、深刻的業務實踐課。”近日,香格里拉市紀委監委某專案組成員在旁聽完一起職務犯罪案件的庭審后,深有感觸地說道。
為切實提升一線辦案人員的證據意識、程序意識和法治思維,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牽頭組織,特意安排相關專案組成員全程旁聽了由其辦理并移送司法的一起留置案件的庭審全過程。
“組織旁聽庭審,目的就是要讓辦案人員‘零距離’感受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的全過程,親身體會刑事審判關于證據的嚴格標準和程序要求。”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負責人介紹道,“通過這種‘沉浸式’的學習方式,引導大家從‘辦案員’和‘聽眾’的雙重角度進行對照反思,更加直觀地認識到自身在調查取證、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從而倒逼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以刑事審判的標準和要求收集、固定、審查和運用證據,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
庭審過程中,專案組成員神情專注,仔細聆聽控辯雙方圍繞案件事實、證據合法性、定性量刑等焦點問題展開的辯論,認真記錄庭審各環節的關鍵點,并不時對照反思自身在案件查辦中的得失。大家紛紛表示,這場庭審猶如一面“鏡子”,照見了案件辦理中的亮點與瑕疵;更像一把“尺子”,量出了紀法貫通、法法銜接的精度與準度。
“尤其是在法庭質證階段,辯護律師對證據鏈條完整性、證據來源合法性的審視極為嚴格,這提醒我們,在初核、立案、調查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做到合規合法、細致周密,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影響案件質量。”一位參與旁聽的調查人員坦言。
將“庭審課堂”作為提升干部隊伍能力的“練兵場”,在香格里拉市紀委監委已成為一項常態化機制。市紀委監委計劃與法院、檢察院建立更為緊密的協作配合機制,定期開展同堂培訓、聯合研討,共同提升職務犯罪案件辦理質效。同時,要求全體紀檢監察干部牢固樹立法治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自覺將法治思維貫穿于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全過程各方面,不斷深化對紀法規定、工作規則的理解和運用,努力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推動全市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提供更加堅強的紀律保障。(楊雪婷 || 責任編輯 王文錦)